律所动态

资讯|共探AI赋能,本所律师深度参与“刑辩湘军”九所刑事业务联训

时间:2025-07-08

来源: 原创 浏览量:157

       近日,“刑辩湘军”之九所刑事业务联训第四期——“AI等人工智能在刑事辩护全流程中的运用”主题沙龙成功举办,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魏旭兰,执业律师梁磊深度参与,与近百位律师同行齐聚北京盈科(长沙)律师事务所,共探人工智能技术对刑事辩护生态的重塑路径,共谋科技赋能法律实务的未来图景。

       本次联训由湖南金凯华律师事务所、湖南瀛启律师事务所、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湖南真泽律师事务所、北京盈科(长沙)律师事务所、北京市鑫诺(长沙)律师事务所、湖南悦方律师事务所、北京市京师(长沙)律师事务所、湖南中楚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北京盈科(长沙)律师事务所承办。活动特邀人工智能与法学交叉领域权威专家——莫斯科大学人工智能与管理科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庭立方刑事风控学院核心导师、广西现代法学研究院刑法研究所所长、广西望之辩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龚振中担任主讲人。


       活动伊始,盈科华中区域监事会主任周彦律师作为本次活动主持人宣布联训正式开始。周律师首先介绍了本次联训的议程和嘉宾,并对各位嘉宾和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来自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的魏旭兰律师、湖南金凯华律师事务所的姚茜律师等人参与座谈,开启思维碰撞之旅。


       随后,活动进入核心分享环节。主讲嘉宾龚振中律师详细阐述了AI技术在刑事辩护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龚律师指出,AI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刑事辩护的面貌。通过AI工具,律师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案件分析、证据审查和法律文书撰写等工作。同时,他还分享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使用AI工具的经验和心得,强调了AI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辩护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谈案阶段,龚振中律师演示了AI客户画像系统在法律服务前期调研中的高效落地。根据他的介绍,该系统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大数据分析,能够自动抓取当事人的行业背景、企业规模、支付能力与潜在诉求等多维信息,并通过智能算法筛选、归纳要点和可视化图表展示,汇总生成《客户需求分析报告》,彰显了AI技术在法律实务中的创新应用潜力。在活动现场,龚振中律师展示了AI类案检索工具MetalLaw的实际应用,向与会者现场演示了该工具如何通过“争议焦点—类案判决—AI总结”的逻辑结构,智能化地筛选、整理相关判例,从而大幅提升律师在处理类案、确立诉讼策略和撰写法律文书过程中的检索效率。这一展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高度关注,充分展现了科技在法律实务中的落地应用潜力。


       在分享尾声,来自广西望之辩律所的实习律师陈威羽通过高效运用AI工具,仅用20分钟便完成了案件案情事实整理图、人物关系图表、资金流向图等可视化分析,极大提升了案件准备效率,这种技术赋能的辅助工作显著增强了辩护方案的精准性与说服力。


       接下来,魏旭兰律师和姚茜律师作为与谈嘉宾,分别分享了他们对AI在刑事辩护中应用的看法和经验。魏旭兰律师指出:在刑事辩护空间被压缩的行业背景下,AI不仅能帮助律师精准把握案件焦点,更能通过可视化的工作流程展示(如电子卷宗分析报告)增强客户信任,解决传统“以结果论”导致的满意度问题。


       姚茜律师系统剖析了AI在刑事辩护中的软硬件协同问题。在硬件层面,可以通过ToDesk等远程控制软件实现高性能台式机与便携笔记本的联动,既保障AI运算能力又满足出差需求;在软件层面,她建议律师需建立“双轨思维”——既要掌握法律Prompt工程技巧,又要理解资金流向分析等数字侦查技术的底层逻辑。姚律师认为,青年律师若能率先突破技术壁垒,将获得难得的弯道超车机会。


       在两位与谈嘉宾精彩发言后,活动进入互动环节,参会律师们踊跃提问。来自湖南通程律师事务所的李星宇律师和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的梁磊律师就AI技术的本地化部署、数据安全等问题与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龚律师和姚律师分别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尾声,盈科华中区域监事会主任周彦律师总结致辞,肯定联训为刑事律师与AI技术搭建对话桥梁的价值。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魏旭兰、梁磊律师的参与,既展现了律所拥抱科技、探索刑事辩护新路径的积极姿态,也通过实践交流为律所积累AI赋能经验。未来,北京中伦文德(长沙)律师事务所将持续深耕专业,以科技驱动提升刑事辩护服务质量,携手行业同仁探索“AI+法律”深度融合,为法治建设注入创新动能,助力律师群体从容应对数字化时代挑战。

新闻动态

+